酱油个股鸡犬升天,梅花生物这家味精龙

作者:斑马君

编辑:斑马君

夏至已过,预示着年即将过半。上半年,新冠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不小冲击。基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性的担忧,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板块取得市场的领涨地位。白酒龙头贵州茅台总市值超过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第一权重。酱油龙头海天味业也一举超过亿市值,带着行业内的兄弟们不断刷新股价高位。

然而上半年表现如此亮眼的食品饮料板块中,却有一家细分品类龙头企业几乎被市场遗忘,那就是味精龙头梅花生物。

生猛的“赚钱机器”

梅花味精作为家喻户晓的调味品,当然是梅花生物的当家拳头产品。味精这条调味品细分赛道是典型的的多寡头格局。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味精的主产国,占据了全球味精总产能的76%,出口比例超20%。

截至年,我国味精产能万吨左右。其中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产能分别为、70、42万吨,占我国味精总产能的比重分别为44.07%、23.73%、14.24%,CR3占比达到82.03%。

作为全球味精行业排名第二的梅花生物,是CR3中唯一在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是名副其实的A股市场味精龙头企业。作为龙头,梅花生物的业绩也相当了得。

数据显示,过去10年梅花生物从未出现过亏损。对A股市场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仅能满足此项要求的上市企业在A股市场也是凤毛麟角。并且,即便是最低的年,梅花生物当期净利润也超过了4个亿,年-年连续4年超10亿。近三年的平均分红收益率高达7%。要知道,如此稳定的年化分红收益率,是余额宝年化收益率的近5倍、10年期国债利率的近4倍。可以说,梅花生物就是一台生猛的“赚钱机器”。

但就是这样的赚钱机器,却并未受到市场的青睐。6月24日收盘,梅花生物股价报4.77元/股,市盈率(TTM)为16.57,市净率为1.62,总市值为.87亿元。当日,酱油龙头海天味业的市盈率(TTM)估值为73.09,是梅花生物的近5倍;酱油次龙头中炬高新的市盈率(TTM)估值也高达60.94,是梅花生物的近4倍。通过估值对比,足见梅花生物被低估的程度。

这样的总市值、这样的净利润,意味着投资梅花生物元将会得到超过10元的净利润回报,即便不太懂股票市场的朋友都能看出梅花生物的赚钱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俗话讲市场包含一切信息,存在即合理。为什么梅花生物会被市场如此低估,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被低估?

斑马君个人认为,梅花生物被市场低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味精是否健康的问题。

早期的香港电视剧,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主角要出门上班,妈妈会叮嘱他回家吃晚饭,不要在外面吃,外面的饭菜放太多味精了。就是这样的一种港剧场景,让很多国人对产生了一种“味精不健康”的认知。

为此,斑马君还专门调研了周围同事的看法,大部分同事也认为味精是一种不健康的调味品。可见,“味精不健康”的认知还挺根深蒂固的。

其次,是行业竞争的问题。

从国产味精的全球占比这一隅,足见现今中国制造业之强大。但是,如此大的供给量,也意味着这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早在年,欧盟就开始对原产于我国的味精开展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在年1月22日做出反倾销复审终裁,对中国味精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普遍税率39.7%。

虽然CR3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但是这样供大于求的行业基本面下,三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激烈的同质化产品竞争,也就降低了产品提价的预期。

最后,是另外一项主营业务发展的问题。

虽然对于普通个人消费者来讲,梅花味精是梅花生物出品的最知名产品。但是从年年报数据看,味精等调味品类产品并非梅花生物最大的营收来源。数据显示,当期梅花生物调味品类产品营收为61.1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1.98%。动物营养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收入为65.79亿元,占总营收比为45.20%。

正是由于近两年的非洲猪疫影响,动物营养氨基酸品类的利润表现不振。年猪肉价格一飞冲天,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猪少了,紧供应推高了猪肉的价格。那么,猪少了,饲料消费量少了,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也会下滑。这也是年梅花生物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三个原因就是斑马君认为的,梅花生物被市场低估的原因。

不该再被低估

但是,上面的市场认知实际上并不准确,梅花生物现在不该再被低估。

首先,味精这种调味品是健康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独立组织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FASEB)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委托调查味精是否安全,结果是味精可以安全食用。

除了FDA之外,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都对味精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和审查。正因如此,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允许把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比如,欧盟、澳新和我国都允许味精的使用。

要知道年,味精最早是在海带中被提取出来。而现在味精是从玉米、大豆、大米等谷物中提取的。在斑马君看来,味精的安全性甚至高于酱油、蚝油等提鲜调味品。因为,酱油、蚝油中普遍会添加防腐剂成分。而味精中只有谷氨酸钠,百分百的纯粮提取物。

也就是随着营销的深入、人们认知水平提高,味精的消费量还会持续增长。

其次是,莲花味精具备竞争的品牌和规模优势。从整个粮食深加工的产业规模来看,梅花生物与阜丰集团体量规模相差不大,也具备原材料成本端的规模优势。同时,梅花品牌在个人消费端又有一定的知名度,梅花味精有在个人消费端做大做强的更好土壤。

另外,仔细阅读文章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欧盟的味精反倾销处罚将在年到期。也就是说,今年梅花生物海外业务再创利润新记录的概率很高。

最后,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回落,猪的存栏量正在稳步提升。也就意味着,梅花生物的动物营养氨基酸业务有望在今年实现明显的业绩改善。

综上所述,梅花生物这家味精龙头今年能够在地板上爬起来,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1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