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红光老工程师捐献一宗珍贵红光资料

北京治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齐鲁晚报壹点文史研究院郭学军整理左庆翻拍

山东福寿园和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发起的“梦回红光”历史资料和口述往事征集活动,又迎来一位热情的捐献者——原山东红光化工厂老职工刘风斌先生。

刘风斌,年生,济南市长清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工程师职称。年12月26日,在国营第厂(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参加工作。历任机修车间工人、厂生产调度室调度、厂设计研究室工艺设计组组长、年度山东省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技术组长、厂节能计量处副处长等职,年11月调离红光厂。

7月21日上午,刘风斌先生如约来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办公地点,捐献出一宗自己保存的红光厂军转民后设计的图纸、老照片,以及红光厂的介绍信函、信纸、信封和军转民产品包装,还有两本当年企业做广告宣传的杂志等珍贵资料。他捐献的一件件实物资料,基本都保存完好,每一件物品他都提前写好了简要说明。除了出于曾经当过工程师的严谨认真的作风外,更多的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红光人,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深厚情谊和无限眷恋,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梦回红光”历史资料和口述往事征集活动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时间。主办方感谢每一位捐献者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随后,主办方将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择机公开展览。有意愿捐献资料的红光人和家属仍可继续拨打捐赠--。您只需一个电话,主办方就可以登门采集,实现您的捐献意愿!

刘风斌(63岁)口述:

我这次捐献的主要资料是图纸,共有9张,其中底图5张、蓝图4张。第一张是由王永生厂长签名、刘风斌测量绘制的“啤酒扩建区域平面图”,这不但是“年产五万吨啤酒扩建规划”的蓝图,也是红光人永远难忘的生产厂区的地图,估计是孤本了。第二张图纸,是郑学智副厂长亲自设计的“糖化、发酵工段工艺流程图”。红光厂“军转民”的主导产品是味精,而味精生产的核心是发酵,这张由郑学智副厂长亲自设计的“糖化、发酵工段工艺流程图”,是整个味精生产线的理论基础和红光厂“军转民”的开篇之作,也是郑学智副厂长的经典之作!更是红光厂后来味精生产线扩产的指导性文件,很有纪念意义。

第三、第四张图纸,是年2月19日郑学智副厂长亲笔签名的施工蓝图,比较珍贵的。按常规厂领导一般是不会在蓝图上签字的。但由于工程紧急,没时间重新制图,才会在蓝图上签字使用!说它珍贵,在于它是红光厂从年建厂到破产,由技术厂长在蓝图上笔签字的图纸,仅此一份。这也让我们能够亲眼目睹郑厂长的亲笔题名!

另一套图纸有四张,是我设计的制冷图纸的底图。在红光厂年产万吨啤酒生产线投产之后,根据全国啤酒行业发展趋势和本厂实力,厂党委和厂部及时做出了扩产至年产五万吨的宏伟规划!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由于啤酒工程的制冷系统工艺复杂,危险性大,规范多等原因,在啤酒扩产项目中,制冷工序率先开始了考察设计工作。我承担了此制冷工序的工艺设计任务。在整个啤酒扩建工程的制冷工序设计工作中,王永生厂长,郑学智副厂长在百忙中认真研究设计方案,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王厂长还找出自己设计的制冷图纸拿来做参考。图纸基本完成后,经厂部研究和王厂长批准,及时购进了制冷关键设备8AS17型氨制冷压缩机,为及早开工创造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冷项目没能得以实施,这些图纸(描图:张鲁强)也没能最后会签变成蓝图,留下了诸多遗憾!现在,只留下来没有会签的这套四张制冷底图,还能让我回顾那段历史!

最后一张是我设计的一张“二氧化碳回收工艺流程图”的底图。开始,红光厂年产万吨啤酒生产线工程并没有这个项目,啤酒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扩建工程增加了这个项目。因是一个新课题,就和制冷项目一起率先进行考察设计。在考察设计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和资料,遇到不少困难。这时,老领导刘玉华高级工程师(王永生厂长夫人),在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案,并把她年写的大学毕业论文拿出来作为范例。刘玉华和王永生厂长、郑学智技术副厂长三位是吉林化工学院的同班同学,是年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刘玉华主任的毕业论文恰巧就是这个题目。在刘主任的帮助和设计组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设计。遗憾的是该项目最终也沒能实施。刘玉华主任年写的那份大学毕业论文也带来了!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庆幸的是,这些图纸和论文资料的品相现在依然保存得不错。

我还带来了两本杂志。一本是年济南出版的《泉城商业》,一本是年北京出版的《中国食品信息》。这两期杂志的封面都是红光厂厂容厂貌和产品宣传照片。其中,在《中国食品信息》这期杂志内文中,还有我写的一篇论文,这也是我保留这本杂志的原因。现在看来,杂志封面的企业厂容厂貌照片也难得一见了,也成为了山东红光化工厂历史的见证。

我保存的一些老照片和一些带有红光厂印记的资料也带来了。有我和同事到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啤酒厂时的合影。还有年底,我和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红光厂电大班同学的合影,以及我个人在工厂里的工作照等照片。另外,还有几张印有“国营第五八〇五厂”字样的信纸和信封,以及一些企业军转民时的获奖证书等资料!

我在红光厂共工作了16年,自年11月调离红光厂距今也快30年了。现在提起红光厂,感情很复杂,一般太不愿意触及。现在你们搞这个“梦回红光”历史资料和口述往事征集活动很有意义,我捐出保存的这些和红光厂有关的资料,就是希望留下红光厂那段难忘的经历和记忆,让山东小三线军工精神传播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1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