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和芯片到底有什么渊源看完你就知道了

当你此刻打开文章时,你使用的是电脑、平板还是手机?

这些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智能设备,与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家调味品——味精生产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没有这家公司,我们手中就没有PS5和苹果手机,甚至大众、宝马、丰田等汽车也将面临停产。

他是味精的鼻祖,日本食品制造商味之素株式会社。同时,他也是全球半导体行业不可忽视的材料供应商,在芯片产业链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味精和薯片的起源是什么?一家味精企业为何能卡住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脖子。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家“反差萌”的公司,探寻高科技手机和汽车与一家食品公司的关系。

味之素公司成立的历史,也是味精诞生的历史。

味精的发现之旅,从一碗海带豆腐汤开始。

年,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品尝海带汤后,发现它有一种与甜、咸、酸、苦完全不同的特殊鲜味。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分析海带汤的成分,最终发现了海带独特风味的根源:味精。

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うま味”(发音:UMAMI),意思是“美味”。

池田博士从海带中提取的谷氨酸()

与此同时,神奈川县企业家铃木三郎了解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

获得许可证后,他于次年开始将这种调味料商业化,并将其命名为“味精”。

注册商标时,它使用了“”这个名字,意思是“味道的精华”。味之素株式会社就此成立。

池田菊苗博士和企业家铃木三郎

年5月,味精开始在市场上销售。20年代以来,日本受过教育的女性数量激增,家庭主妇对新科学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味之素也赶上了日本家庭现代化的潮流,成功进入市场。食品市场。接下来的五十年里,味之素一直致力于增加味精的生产和销售,并开始出口海外。

最初的味之素包装(年)

然而,该公司并不局限于生产这种白色晶体物体。

从年开始,公司开始逐步将业务类别拓展至速冻食品、咖啡、饮料、营养食品、药品甚至化妆品等行业。

从早餐的第一杯咖啡、三明治里的蛋黄酱、快餐店里的速冻食品,到回家后为家人做饭的调味品,一个日本人可能都染上了味之素。

不仅如此,他用的化妆品和家里的药品可能都来自这家公司。

味之素还致力于氨基酸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已在全球27个生产基地生产近20种氨基酸,这也使其成为氨基酸市场的“霸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一家味精公司,更是一个志存高远的集团。而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味之素与半导体芯片行业有着巨大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味之素开始研究一些副产品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年,一位名叫竹内浩二的年轻人加入了味之素公司。

他被指派研究味精生产副产品的利用。后来,他在副产物中发现可以制造出具有极高绝缘性能的类树脂合成材料。

这东西有什么用呢?竹内将目光投向了计算机行业。

当时计算机的CPU越来越高速、集成化,纳米级的电路之间需要相互隔离,以保证它们不会互相干扰并正常运行,所以绝缘性更好需要材料。

业界通常通过应用液体绝缘物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油墨是首选基材。

这种做法耗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并且会吸引杂质并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副产品。

于是,竹内浩二想到了将液体变成薄膜的想法。

面对这样的想法,团队的一些成员认为有点不切实际。毕竟当时各大专业厂商都还犹豫不决,而味之素还只是一家食品公司。

但竹内却非常兴奋。相反,他认为当其他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味精和芯片到底有什么渊源?看完你就知道了,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竹内浩二和一位在公司只工作了三年的新人一起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也是这部电影的发明人之一中村繁雄。

两人不顾旁人的反对,坚信这种电影会有市场。

事实证明,他们的勇气和判断力帮助味之素成功赶上了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初的研发阶段并不顺利,无法找到合适的材料,也未能尝试各种组合。中村茂夫也感到沮丧。

直到有一天,中村茂夫看到之前质疑过他们的队友们都在埋头苦干研发,其中有的人很快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专家。

队友们的支持让他逐渐恢复了希望。最终,他们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原型和样品的开发,并成功制作成电影。

这种薄膜的绝缘性和耐热性都很好,可以随意承担各种复杂的电路组合,安装也比较容易。这就是ABF,层叠薄膜,全世界的芯片制造商都在使用。

不过研发归研发,能不能被市场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竹内贵二和中村茂夫前往一家著名电子制造商寻求样品合作。进入对方公司登记时,门卫看了看他们的名片,说道:味之素公司?那你就错了,如果你去食堂,就在那边楼上。

当竹内贵晴将ABF样品交给电子公司的代表时,他们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发出了很多产品邀请函,但只有味之素带来了样品。

尽管如此,食品制造商的头衔还是让该公司犹豫了。

结果,ABF变成了实验室样品,没有人订购,没有市场,ABF研发团队遭受了巨大打击。

面对球队即将解散,竹内贵晴依然充满信心,认为ABF未来会有市场,它将成为味之素的重要产品。

在竹内浩二的带领下,研发团队进行了重组和压缩,并不断开发和完善ABF。

直到三年后,年秋天,一家领先的半导体公司终于向ABF伸出了橄榄枝,并肯定了ABF在半导体行业的关键地位。

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芯片行业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良好绝缘性、耐热性和易用性的新材料来解决芯片封装工艺中的问题。味之素制造的ABF材料正好满足了芯片制造的严格要求。

在这家公司的推动下,ABF在年后逐渐出现在各个半导体芯片制造环节,并被整个半导体行业所接受。从此,ABF成为各大芯片厂商中的“网红”产品,并成为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标准配置。

如果没有ABF,英特尔、三星、高通等全球芯片巨头就无法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既然这个材料这么重要,芯片行业这么“热门”,为什么愿意让一家味精公司陷入困境呢?事实上,全球芯片巨头离不开味之素ABF的根本原因有3个。

首先,在味之素ABF的研发过程中,竹内团队将企业的知识产权使用到位,并始终充分保护核心秘密。同时以专利、商标的形式为味之素ABF建立了立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其次,味之素将ABF的利润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以实现大批量和低利润。其他公司很难介入实现盈利,所以没有公司愿意竞争。

最后,味之素在ABF材料的生产上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虽然其他公司也可以生产类似的材料,但质量可能无法达到味之素的高标准。

专利、成本和技术是全球芯片巨头离不开这家食品公司的根本原因。

芯片是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石和心脏,也是驱动整个信息社会前进的引擎。

然而,疫情发生以来,“缺芯”的担忧笼罩着全球电子企业、车企以及以芯片为“能源”的行业。

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更是发微博称,“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货,而是极度缺货”。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等公司也面临着加剧的停产。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汽车和芯片之间的关系。

对于汽车来说,芯片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汽车缺少芯片就等于没有大脑。在这个电控汽车时代,芯片早已是汽车的决策大脑,是整个汽车的神经系统。

汽车上最基本的驾驶辅助系统和导航系统需要50到个芯片和传感器来控制。

芯片的生产有着非常长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要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芯片无法“诞生”。

在这场“核心”危机中,关键链条之一就是味之素生产的ABF薄膜。

无论多好的芯片,如果没有办法封装,就无法投入应用。

这就是全球汽车销量波动的原因,而智能手机的短缺与ABF的生产有直接关系。

疫情期间,味之素叠片供应严重不足,交货时间从原来的8-12周延长至30周以上。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甚至派人留在东京。

这家日本食品制造商将全世界汽车公司的员工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就像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其产品ABF的缺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半导体行业的缺货风暴。

有人总说日本失去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但现实是,无论移动互联网发展多快,日本都不能失去。

虽然味之素有跨行业“垄断”之嫌,但其对于整个芯片制造行业的意义其实是非常大的。

芯片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投资巨大的行业。购买一台高端EUV光刻机需要1.2亿美元,更不用说安装成本、人工成本、技术研发成本等。

味之素ABF的出现,改善了芯片制造工艺,节省了成本和资源,为世界芯片产业提供了不断前进的资本。

如果不是味之素的ABF,恐怕芯片制造和生产一颗芯片的成本会大幅上升,我们购买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会更加昂贵。

如果没有“芯荒”危机,我们不会知道,在这个可爱的熊猫瓶里味精和芯片到底有什么渊源?看完你就知道了,不仅有味精,还有这家公司的“野心”。

味之素一直不愿意成为一家生产味精的工厂。

从他们对味精副产品的研究开始,就注定了这不仅仅是一家食品制造商。

从ABF诞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对创新和研究的重视,它拓展产业的雄心,以及它不断探索、试错、坚持的精神。竹内团队很幸运,他们在四个月内发明了ABF,但同时他们也很不幸,ABF花了三年时间才最终被市场接受。

只要我们中途放弃,这个产品的应用就会推迟很多年。味之素可能只是一家食品公司,我们可能不会这么快就使用更智能、更便携的电子设备。

当我们沉浸在网络世界时,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想到手机背后的芯片;当我们看着那颗小小的芯片时,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在成千上万的元件中,一块小小的薄膜却可以让一个公司利润数亿,让一个行业发生波动;当然,我们更不可能想象,这一切都与一瓶味精有关。

不知道当你一边玩着手机,一边吃着味之素生产的调味料和食物时,有何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