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饭为什么好吃油大,佐料重,火候好
每次在外面吃完饭,再吃自己做的饭,总感觉味道差一截,即使同样的食材,口感也会不一样。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在外面吃完饭后总会感觉口渴,特别想喝水,但吃的时候却不感觉咸,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
我是喜欢做菜的,目标也是色香味俱全,但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自己做菜有个问题,那就是对佐料的使用量上没有精准的概念。网上和视频上所谓的一汤匙、一勺等量纲,外面也没有对应的器具对应,结果就是根据感觉在放佐料,多少也就随意把握了,而且通常是少的。同时为了健康,油盐一定少放,味精绝对不用,鸡精也就是放几粒。
有一次到一个饭店的后堂,发现厨师不管炒什么菜,都是重油,有的青菜还会专门过一遍油。后来回家如法炮制,发现多用油,炒出来的菜确实好吃很多。另外就是佐料,厨师炒菜放味精、鸡精、蚝油等调味料的量会远超你的想象,这可能也是外面饭味道好的原因。调料加多了,味道一定会鲜美很多,虽然不一定是自然的鲜美。
另外一个关键就是火候,饭店的灶台都是大火,师傅热锅的时候恨不得把锅烧红,而且火起的也急,能够快速加热食物。自己在家炒菜一般用煤气或者电加热,火候比外面差太多,也就是能做熟而已,菜的口感就会差一些。
还有就是关于煮肉,吃外面的卤肉、煮肉或者炖菜,味道比自己做的要浓厚很多。以羊肉为例,外面卖的手抓肉味道是自己做不出来的。听做手抓肉的师傅讲,他们是把几只羊一起煮,加上独有的调料,味道当然就浓的多,自己做肯定没有这个条件,主要是做多了也吃不完。
所以现在自己做饭,为了提高口感,适当的油、盐会加重一些,煮东西的时间也会长一些,好能够多出一些味道,健康什么的可以稍微放一放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