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里做饭放味精吗,味精是怎么被发现的

确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18.html

在很多人家的厨房里,有一样东西,它本身的味道一般般,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可是一旦放进某些食物里,立即就会产生特别明显的效果,让这些食物变得非常美味,这就是味精。

味精带来的味道是鲜味,鲜是人类的五种基本味觉之一,是可以被我们的舌头识别出来的。不过,你可能对鲜味的感受不会太深。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咱们人类的这几种基本味觉,不是一开始就充分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我们人类刚刚出生的时候,对甜味的感受就已经非常充分了,所以,在我们小的时候,大家都会比较喜欢甜食。而对鲜味的味觉,则要再长大一点,才慢慢变得敏感起来。但大多数时候,大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自己吃到了很好吃的东西,比如很鲜美的鸡汤,总是说让孩子多喝一点,可是孩子们却对这样的食物却没有太大的感觉——原因就在这里。

有些人会觉得,味精不太健康,认为它是额外的添加剂。还有些人觉得,它就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出来的东西,所以,对它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感。不过,这样的想法可能并不太对。要想弄清楚味精到底是不是健康的,就要从它是怎么被发现的说起了。

世界上最痴迷于鲜味的几个国家,莫过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了,因为这几个国家的饮食习惯里都偏好汤,而对一碗汤来说,鲜美大概是最重要的要求了。

所以,味精这个东西,就是在汤里被发现的,发现味精的人是个日本人,他叫池田菊苗。这个池田菊苗是个挺有意思的化学家,他是日本最好的大学的化学教授。

那是在年,有一天,这位池田教授在家里吃饭,吃得特别开心。因为他觉得,这天煮的汤,特别鲜美,特别好喝。吃着吃着,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汤格外好喝呢?

一想到这里,科学家的职业病就犯了,就一定要刨根问底儿了,池田教授开始琢磨今天的汤,在做法上到底有什么差别。

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今天煮的汤,方法跟前两天完全一样,只是在用料上,多加了一点海带。池田教授立即意识到,好喝的原因很可能就出在海带上。

作为一个化学家,这可难不倒他。池田教授就开始在实验室里鼓捣海带了。他先把海带熬成汤,然后继续熬煮这些汤,让其中的水分蒸发掉。然后再检查剩下的物质,看看到底是哪一种产生了鲜美的味觉。

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年的时候,他竟然真的从里面找到了提升鲜味的物质,谷氨酸钠。这个东西,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这位池田教授,不但是一位很厉害的化学家,还有点生意头脑。他并不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一发表就了事儿了。而是继续研究,看看还有哪些东西里含有谷氨酸钠,以及如何大量地获得谷氨酸钠。他很快就发现,有一些细菌,特别擅长生产谷氨酸钠。把这些细菌和一些粮食,比如小麦或者大豆放在一起,就能产生大量的谷氨酸钠,再设法把这些谷氨酸钠分离出来,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好东西。池田教授管这种东西叫做味之素,意思是味道的精华。

发现了这个办法,池田教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和别人合作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谷氨酸钠。他给这个产品起的名字就叫味之素,后来也成了这家工厂的商标。味之素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味精,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语言里,还是管味精叫味之素。

了解了味精是怎么来的,你就明白了,说味精是一种化工合成品是有些不公平的。因为它的生产方式,实际上跟我们平时会吃到的酱油、醋、酒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还有些人担心,吃味精会影响人的健康。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实际上是受到了一些早期的,不太准确的研究的影响。大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医生报道了一些病例,说国外有人在中餐馆吃饭之后,感觉到明显的不舒服。

于是,就有人怀疑,是中餐馆大量使用的味精导致了这些症状。一种对味精的恐惧开始蔓延开来了。不过,接下来又有许多研究,很快就让味精摆脱了罪名。科学家们发现,实际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证据证明,是味精直接导致了人们的不适。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我也不能确定味精是否对人有害,能够确定的是我自己吃了后是没有不良反应的。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在澳大利亚,科学机构都判定味精是一种安全的调味品。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1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